政策导向:工业节能“十二五”规划明晰九大重点行业节能途径

2012-03-05 00:00:00

2月27日消息,工信部发布《工业节能“十二五”规划》。《规划》中提出的发展总体目标为,到2015 年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 年下降21%左右,“十二五”期间预计实现节能量6.7亿吨标准煤。 同时,《规划》中还明确了九大重点行业的节能目标,到2015年,钢铁、有色金属、石化、化工、建材、机械、轻工、纺织、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2010年下降18%、18%、18%、20%、20%、22%、20%、20%、18%。 除此之外,为了保证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,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,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,《规划》中还制定了“十二五”期间,20项主要产品单位耗能的下降目标。 另外,加快淘汰炼铁、炼钢、焦炭、铁合金、电石、电解铝、铜冶炼、铅冶炼、锌冶炼、水泥(熟料及磨机)、平板玻璃、造纸、酒精、味精、柠檬酸、制革、印染、化纤、铅酸蓄电池等工业行业落后产能,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。具体淘汰任务按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部际协调小组确定的“十二五”期间淘汰落后产能目标执行。 节能将是行业发展的必要指标 据统计,“十一五”期间,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,钢铁、有色金属、建材、石化、化工和电力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工业总能耗的比重由2005 年的71.3%上升到2010年的77%左右。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由2005 年的41.8%下降至2010 年的40.2%,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2.7%下降至2010 年的30.3%。 从国内看,“十二五”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。工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继续增加,传统的能源资源高消耗的粗放型工业发展道路已难以为继,工业转型升级为节能降耗提供良好契机。 从国际看,竞争环境的变化对我国工业节能降耗构成严峻挑战。全球范围内发展绿色经济、倡导低碳生活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渐成为新趋势,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,成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核心价值观。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,也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要领域,面对国家战略任务和约束性指标要求、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以及国际竞争的巨大压力,“十二五”期间工业节能任务更重、压力更大、要求更高。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,充分认识做好工业节能工作的重要性、艰巨性和紧迫性,切实采取有效措施,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,促进工业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。
【 字符:】【打印】【关闭